级别: 九级会员
UID: 1019002
精华: 0
发帖: 5270
威望: 1000 点
金钱: 291660 RMB
贡献值: 425 点
注册时间: 2019-05-12
最后登录: 2024-12-01
0楼  发表于: 2020-09-14 00:55

比监听更精准的大数据分析,互联网行业的致富绝技

比监听更精准的大数据分析,互联网行业的致富绝技
昨天下午在办公室,跟同事随便聊天,聊起来一直单身的事情。一直聊到下班。
然后晚上回到家,在家里没事玩手机,某个三字购物平台就给我推荐了充气娃娃的购买链接。
大家都知道,阿牛是个正经人,从来没搜索过这种东西。
所以我非常怀疑,我下午的聊天内容被监听了。
后来我上知乎搜了一下,跟我类似经历的人还不少。
比如有网友偶尔去一趟南宁,吃到当地的赖尿虾,抱怨这个东西不好剥皮。
当天晚上回到宾馆,就收到某度推送的视频攻略:如何完整地剥出赖尿虾肉。
要知道赖尿虾这个名字,他这辈子第一次听说,之前根本不可能在手机上有过搜索。


还有一个网友,只是在家跟妻子聊天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孩子的出生证明放在哪里了。
晚上就被某宝推送了出生证明的保护套。
类似的新闻,网上随便能搜出来好多。让人看着后背发凉。
难道我们的生活,真的已经被监控了吗?
现在跟大家做个调查,你有没有也遇到过类似自己疑似被监听的情况?
你相信手机在一直监听自己吗?相信的可以弹幕打1,不相信打2。
让我看看还有多少人不相信的。


监听这种事情,除非你是这几家互联网公司的高层,否则谁也没办法确定。
就算偶尔遇到过一两次疑似被监听的经历,也有可能是因为概率的关系。
毕竟某宝有8亿用户,假设商品关键词有100万个。
那么随机给8亿用户推送广告,其中总会有800人会收到特定某个关键词的消息推送。
这种解释也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不信。
2019年3月,《IT时报》的记者耗时3个多月的时间,通过模拟用户使用场景,对安卓手机、苹果手机、苹果平板电脑上的某团和某某么外卖平台进行多轮测试。
最后的结果是,在谈到产品名称的数小时内,app出现相关推送的概率高达60%~70%。
对于这次测试,这两家平台都回应说:没有偷听,只是个巧合。


但是在3月14日,这两家外卖平台都对IOS端做了一次更新,去掉了自己的麦克风权限。
安卓端的权限依然保留。
2018年,VIVO和OPPO发布了前置升降相机的手机。
也就是手机的前置相机,不用的时候收在里边,用的时候会弹起来。大家应该都见过。
然后有几家媒体都报道说,在使用某某浏览器的时候,浏览到部分网页,这个摄像头就会自己弹起来。


后来这家浏览器回应说,自己只是弹起摄像头,并没有拍照,也没有监控用户隐私。
这就像女朋友跟你说,她跟别的男生出去开房,真的只是玩了一晚上的飞行棋。
其实也有这个可能,对吧?
在这些T0级别的互联网大佬面前,大家的隐私一文不值。
如果小公司监控你的隐私,大家可以抵制它,把它骂死。
但是T0大厂监控你的隐私,就监控你了,你能怎么办呢?你能离开AT生活吗?
经过这件事后,几个手机大厂和互联网大厂坐在一起,对软件和产品做了一些优化。


目前手机摄像头已经不会随便自己弹起来了。
至于其他手机的摄像头会不会自己偷偷打开,谁也说不清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升降相机挺好的。
至少在你用手机看激情小电影的时候,它不会偷偷记录下你那张流着口水的脸。
当然,如果你能不发出声音的话,就更好了。
可能有人会说,我把手机的摄像头和录音权限都关闭,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呢?
这就太天真了。
今年2月,来自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任奎教授团队、联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学者团队,一起发布了一份研究成果。
这项研究可以在用户不知情,无需系统授权的情况下,利用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来采集手机扬声器所发出声音的震动信号,实现对用户语音的窃听。


简单说,就算你直接在硬件层面把话筒拆掉,想要监听你仍然可以实现。
重点是,按照目前的监管制度,这项技术并不违规。
浙江大学在互联网行业名声很大,走出了很多著名校友,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2017年,浙江大学还跟杭州的一家T0互联网集团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作为互联网大佬,如果想要监控大家的隐私,根本就没有任何障碍。
甚至都不用违规。只要你买一部手机,天天带在身边,主动权就落到了对方手里。
你的手机会不会被监听,你是无能为力的,只取决于对方是不是想要监听。


那么,这些互联网大佬想不想监听我们的手机呢?
为了这个问题,阿牛又查了一些资料,还请教过在互联网公司相对高层的一些朋友。
结论让人即开心又心酸。
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根本不需要监听用户。
他们做决策,实际上依赖的是一个可靠的大数据系统。
这个大数据系统的准确度,要比监听用户获取的数据更准。
比如一开头的两个例子。
某度给用户推送赖尿虾剥肉视频,很可能只是根据地图数据,分析用户到达南宁。
同时分析了用户的年龄、收入和消费习惯,了解到这类人只要去南宁,大多数都会吃赖尿虾,其中又有一大部分会为了剥皮发愁。


另一个例子里边,用户收到某宝推送的出生证明保护皮。
很可能是平台根据他过去购买奶粉和母婴用品的行为,知道他有一个3岁的孩子。
最近幼儿园开学,大概率会用到出生证明。
他们分析用户行为,根本用不着监听这种下三滥的行为。
在这些互联网大佬眼里,我们的每一次出行,每一笔消费,每看一个视频都被记录在案。
通过这些数据,互联网公司不仅可以了解你,甚至可以比你自己更了解你。
你跟女朋友分手之前,他们可能早就通过你女朋友的酒店消费记录,发现你被绿了。
你被老板辞退之前,他们早就通过你上班时间摸鱼打游戏的记录,发现你不适合这份工作。
明明你还在减肥,他们早就知道你坚持不下去,给你发来一张肯德基优惠券。


在恐怖的大数据面前,监听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太low了。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个热点,可能有人听说过。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消费能力有多强,可以去某宝搜一下“连衣裙”,把列表中第二个和第三个商品算一下平均价,就大概知道自己的消费能力了。
如果弹出来的商品单价都低于128元,那么你就可能被系统定位为低价人群。
监听只能听到你的语言,而且你还不一定说实话。
通过大数据分析,却能够从本质上了解你。
一边是通过监听,发现你跟朋友吹牛一下午,准备买奥迪。
另一边是通过历史消费行为,发现你的购买力只能买雅迪。
换你是某宝,应该怎样推荐呢?哪种信息更有价值,不用我说了吧?


除了某宝,还有某音的视频、某易的云音乐、某信的公众号文章、某团的电影票。
所有这些平台,通过对大数据分析,都有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不是某易云,我都不知道自己有抑郁症。
在这个互联网上,我们每个人都被精简成一个ID,还有ID背后的一连串数据。
互联网公司会通过这一串数据分析我们过去生活怎样,现在是什么状态,为我们推荐未来的行为。
比如1000万人被同时推荐一部电影,其中100万人选择了购票观看。
那么平台下次推荐的时候,这100万看过相同电影的人,选择行为就会产生更强的统一性。
算法的每一次推荐,不仅是在训练自己,也是在训练用户。


可能过不了多久,我们所有人都会被这套算法,训练成流水线上统一的产品。
至于你究竟是谁,你过去是谁,根本都不重要。
现在再问大家,还是那个问题:你觉得监听你的声音,有价值吗?
阿牛曾经跟一个小姐姐聊天,问了一个很多直男都纠结的问题:
穿短裙出门,会被流氓偷拍。那你为什么还要大冬天的,穿个短裙出门呢?
小姐姐回答说:比起遇到流氓,更惨的是你穿了短裙,却没人回头看。
------------阿牛读财
级别: 认证会员
UID: 836297
精华: 0
发帖: 6
威望: 0 点
金钱: 54 RMB
贡献值: 5 点
注册时间: 2019-02-21
最后登录: 2024-09-20
1楼  发表于: 2020-09-15 22:26

说实话,现在手机监听很正常的!  各种浏览器,都会监听你曾经 语音 说过的话关键内容~ 我都习惯了。每次在外面说话的内容,总被浏览器推荐,我早就明白了。